“芯片全科医院”胜科纳米拥有20余项核心技术,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制定6项国家标准及5项行业标准;鼎科医疗深耕血管类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球囊扩张导管八年,在血液透析领域取得国产第一的市场份额;东曜药业抢抓CDMO“井喷”机遇,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9%,成为“坐火箭猛冲的黑马选手”;罗博特科专注高端自动化装备,成功打造世界首个5G+光伏电池片整体智能化工厂……
9月,江苏省工信厅发布关于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公示,这些创新力强、发展潜力足的园区企业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此次,园区共有61家企业入围,认定数量及通过率均位列全市第一,占全市总数的30%。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1700家,各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和增量领跑苏州各板块。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的特征,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小巨人”拔节生长,背后是园区这片创新热土的精心浇灌,园区经发委牵头会同各功能区、企服中心从完善培育体系、落实专项行动、优化服务生态等维度着手,推进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助力“小巨人”释放“大能量”。
一套体系筑根基
梯度培育为“小巨人”晋级锻造后备力量
胜科纳米(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是苏州纳米城的首批入驻企业,这家创建于新加坡、成长于园区的企业,不仅承载着两地双重创新基因,更以其专业精准的检测分析服务,助力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选标准严格,涉及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经营管理和成长性等多个方面。”此次入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胜科纳米(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旻既觉得荣幸,又深感责任在肩。今年年底,全新的胜科纳米总部大楼将投入使用,将打造成为亚洲设备最全面的半导体分析测试平台之一,企业也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攀登产业高峰。
技术硬实力是“小巨人”企业的发展底气所在,早在本世纪初,园区就紧扣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探寻新的动力和坐标。如今,像胜科纳米一样的“小巨人”厚积薄发,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根据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园区积极打造梯度培育“金字塔”。一方面以“筑基础、广聚苗;建模型、选准苗;精施策、优育苗”为原则,从企业资源、创新能力、成长潜力等方面构建评估模型,建立各级专精特新企业储备库,最大范围地吸纳优质中小企业入库培育;另一方面动态跟踪企业运行情况,监测企业专精特新化发展水平。针对不同梯级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定位及特点,按照行业、规模进行细分,瞄准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分级分类精准施策。
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工作离不开政策工具的持续扶持,园区深入开展优质企业培育和政策解读宣贯工作,推动政策精准惠及中小企业。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不同梯级企业的发展定位及特点,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不断加速梯次转化效率,形成滚动发展、靶向培育格局。
目前,入库储备企业超3000家,通过企业走访、行业沙龙、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需求调研,今年以来走访企业超160家次,组织专题政策解读活动16场,现场诊断评估近千家次。
“今年,园区获批的国家级‘小巨人’数量实现‘逆势增长’,申报通过率达到近50%,远高于国家、省平均水平,认定数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离不开园区完善的梯度培育体系,同样也体现出园区产业创新的十足“韧劲”。
一项行动聚合力
“汇计划”汇资源 助力“小巨人”练内功
一粒种子,从生根发芽到参天大树,历经重重考验,每一阶段都需要阳光雨露的呵护。一家企业,从初创起步到快速成长,同样面临许多关键节点,既需要企业自身充分规划,也需要政府多方位支持。
2022年,园区发布实施“专精特新·汇计划”专项行动,聚焦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汇聚产业、金融、人才、服务、技术五大类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强创新、锻长板、补短板。
“产业汇”着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通过举办系列沙龙和供需对接活动,打造“参天大树”与“灌木丛林”共融共生的产业生态。“金融汇”通过汇集金融资源,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源头活水”作用,畅通“专精特新”企业市场化融资渠道。“人才汇”聚焦专精特新高端人才需求,通过汇集人才资源,为专精特新企业搭建高层次人才供给通道,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服务汇”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各类专项服务,通过“诉求快递”平台,今年以来协调解决企业各类诉求718项。“技术汇”汇集高校院所资源,搭建技术交流平台,通过“InnoLink创新需求服务平台”,精准为企业链接技术和资源。
政策宣讲、资源链接、人才服务……通过“专精特新•汇计划”的系列活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所需的各项服务都被“一网打尽”。
鼎科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血管类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八年多的发展,已成长为国产高端介入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我们持续获得园区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涵盖各类政策性补贴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供需对接等,尤其在专精特新梯度培育方面,我们从2020年起就启动了专精特新评价申请,园区有关部门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给了具体、落地的建议,这种良性的沟通过程,也实实在在帮我们提升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综合能力。”鼎科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翁玉麟说。
面向未来,鼎科医疗更是信心满满。“血管介入类医疗器械产品在国外发展相对成熟,我们会不断磨练自身‘内功’,一方面结合数字化技术,搭建先进制造中心,进一步提升商业化能力,另一方面争取打破进口垄断,把中国制造带向全球。”
一种生态蓄动力
“小巨人”大未来 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从高端装备到智能制造,从人工智能到数字经济,从生物医药到新型材料……当前,越来越多的园区专精特新“小巨人”在细分赛道跑出竞争力,发展活力与动能不断释放。
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路径,园区通过搭建及优化各类服务平台,坚持线上线下结合“两条腿走路”,不断健全专精特新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线上,园区打造专精特新“登峰”系统,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建立储备库、培育库、认定库,做好三库企业的监测、指导和跟踪服务,实行动态化管理;应用动态评测模型,实现精准画像,赋能企业短板弱项快速提升;上线一站式服务平台,对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培育活动及诊断辅导线上点对点推送。
线下,园区重点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属性,目前拥有国家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家,省级平台22家,市级平台2家,平台服务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服务水平质量持续提升。
积极推动产业链群协同创新,有利于构建“小巨人”企业成长的创新生态。为此,园区经发委、企服中心联合打造“园易链”供需对接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综合服务模式,助力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十年里,园区周边完备的产业生态是支撑我们发展的关键之一。”李晓旻说,一方面公司可以通过长三角区位优势获得高端分析仪器,同时下游客户资源也非常丰厚,整个苏州的客户就达到了400多家,而足不出园区,服务的客户就有140多家。
“园区拥有全国最为完善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生态体系,从企业成立起便与区内产业链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多家知名企业保持了长久的合作关系,相互成就。”翁玉麟进一步介绍说:“今年年初,我们还与苏州工业园区生物材料表界面工程研究院签订战略协议,针对介入材料的涂层、涂液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创新效率。”
政策扶持向实向细,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园区正加速塑造专精特新发展新优势。未来,园区将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以更完善的培育体系、更集聚的服务资源、更精准的惠企服务、更融合的产业协同,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将培优中小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让更多创新企业成长为“小巨人”,撑起高质量发展“大未来”。
编辑 唐晓雯
2024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