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SISPARK:助推苏州拥抱AI+新浪潮

时间: 2024-11-20 10:55 |来源: |浏览量:|字号:

在最近公布的2024年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中,人工智能(AI)无疑成为最大的赢家: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均授予了AI领域的科学家。AI在全球科研舞台上的迅速崛起和巨大影响力,再次刷新了大众的认知。

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核心,AI也成为国内多地竞相布局的焦点赛道。谈及AI最热门的城市,你也许会第一时间想到北京、深圳或者上海,它们汇集了一众顶尖的人工智能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这些城市中,苏州则选择了一条更为务实的发展路径:依托苏州工业园区三十年的发展积累,利用中新合作的优势,培育了优质的商业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如今,这些都成了“AI+”最好的“土壤与富矿”。

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在全国各开发区中率先提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年,苏州市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苏州工业园区成为试验区的核心区。2023年,该区人工智能产值突破千亿元,截至目前,全区已集聚相关企业超1800家,累计培育相关上市公司20家,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重要增长极。

作为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的运营机构,成立于2000年的苏州国际科技园(SISPARK),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最早的科技载体。这里走出了上市企业21家、全球独角兽企业4家、中国独角兽企业3家,引进“国字号”科研院所4家,不仅有大批优秀的本土创业企业,也汇聚了微软、华为、思科等全球500强的研发机构和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技术最热风口——大模型赛道,在SISPARK的企业,已有4个垂直大模型备案,占江苏省的半壁江山。

苏州国际科技园。本文图/SISPARK供

在SISPARK董事长、总裁张峰看来,因地制宜最为关键。园区打造了以“AI+制造”为特色,以“AI+医药”“AI+金融”“AI+文旅”为重点,交通、政务、环保、教育、知识产权等领域为示范的“1+3+N”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体系,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SISPARK不仅是一个科技载体,而且是一个生态赋能的平台。”张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们作为园区发展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的核心阵地,更重要的是联合生态合作伙伴,让更多、更新的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应用落地,把载体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的助推器。”

深耕人工智能“试验田”

国内领先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公司——思必驰是SISPARK培育的一家毕业企业。在该公司的会议室里,没有话筒,发言者只需以正常音量讲话,声音就能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摄像头会自动锁定发言者,同时将视频实时投放在大屏幕上。会议室外的展厅中,摆放着一台汽车模型,搭载思必驰语音对话大模型,基于垂直领域的数据,AI能更懂司机的意图,快速识别一句话多指令的要求——这也解决了汽车语音对话的难点。

近期,这家牵头建设中国语言计算开放创新平台的AI企业,再次受到关注。

思必驰是AI领域的“老将”,2008年从英国剑桥落户SISPARK,穿越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几次浪潮和寒冬。如今在大模型时代,思必驰因在车载语音领域深耕多年,推出垂直领域大模型,与全球60家知名汽车品牌建立了合作,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50%。

“落户SISPARK之后,我们加入了SISPARK组织的企业家俱乐部,并以此为纽带,与园区当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院、牛津大学高研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搭建了产、学、研合作的桥梁,促进了我们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了园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CEO高始兴说。  

一定程度上,思必驰的成长,也是SISPARK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缩影。张峰自2004年进入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起初负责制造业招商引资的工作。迄今为止,园区已经吸引了5000多家外资企业入驻。在张峰看来,当时园区吸引的众多外资企业,培养了产业链和人才,这些都为后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德国博世集团早在1999年就将生产和研发中心落在了苏州工业园区。2016年,在博世苏州工作多年的宋阳开始创业,在SISPARK成立自动驾驶公司知行科技,2023年成功上市,被称为港股“自动驾驶第一股”。

2006年,园区明确开启产业升级转型,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专注培育本地科技创新企业。作为人工智能的产业基础,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在园区发展迅速。张峰记得,从2007年到2016年是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形成的关键阶段,园区先后引进了微软、华为、思科等国内外众多大数据、云计算、软件行业龙头企业等,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来,这些公司迅速成为园区AI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此基础上,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抓住机遇,成为国内第一个明确提出聚焦人工智能、制定系统产业规划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据张峰介绍,自那时起,SISPARK便着力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产业。在对企业开展调研时发现,过去小规模集群的计算能力,无法适应AI时代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园区政府主动投建苏州超算中心,在2020年投入运营,为企业提供国内领先的超级计算服务。除此之外,SISPARK针对人工智能和数字产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日臻完善,其中包括国科数据中心、中科集成电路设计赋能中心、IT+BT融合创新中心等,从多个维度对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9月15日,苏州召开推进大会,全面启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提出到2027年苏州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要突破3000亿元。作为苏州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的运营机构,SISPARK再次站上了全市战略新兴产业的风口浪尖。

苏州超级计算中心。

应用场景的“富矿”

随着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建设不断深入,苏州工业园区依托良好的实体经济和一流的创新生态,通过持续发布应用场景、征集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需求和解决方案,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紧密融合。

截至目前,SISPARK已助力试验区累计发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场景111项,推动其中49项应用场景落地,评选出人工智能标杆项目50个,举办开放对接活动45场。

2007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生张济徽创业,成立“智慧芽”公司,公司以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NLP)等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致力于为全球科技公司、高校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提供大数据情报服务,已成为在全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2010年,智慧芽被引进苏州工业园区,后落户SISPARK,2021年拿到腾讯、软银、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的E轮融资,一跃成为企业服务赛道“独角兽”。伴随大模型热潮,目前智慧芽推出了多个垂直领域的AI大模型。

对于智慧芽而言,SISPARK是开拓中国市场的理想起点。一直以来,商业应用难是许多AI企业最头疼的事,但在苏州工业园区,最不缺的就是应用场景。

智慧芽中国区总经理朱亚立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当时,公司团队经过研究后发现,苏州工业园区及其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汇集国企、民企、外资等多元经济体,产业种类丰富。早期知识产权服务还是小众赛道,但近十年产业升级,“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升级,集成电路的技术创新,这些都是我们产品最好的应用场景”。

“SISPARK一直是企业的有力后盾。”朱亚立提到,SISPARK帮公司对接了许多园区周边的客户,依托SISPARK背书,客户更愿意提供内部的研发数据,有助于AI公司深入行业内部,结合模型,提供更有效的情报平台。因此,园区也成了智慧芽许多新产品刚推出后的第一片“试验田”,“我们会根据这些客户的需求,甚至把它们作为标杆,打磨产品”。

截至6月,智慧芽的垂直领域大模型和创新数据等已成功服务全球五十多个国家超12000家客户,涵盖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通信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五十多个高科技行业。“仅在苏州就有700多家,一个城市的客户占了我们全球客户的5%以上,这个密度非常大。”

苏州经济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在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上有着良好基础。在近期举办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大会上,苏州明确表示,要充分发挥本地的产业基础扎实和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在制造、金融、低空经济等15个重点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此外,苏州还特别针对制造业,专门且唯一配套发布了《苏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 制造业”的若干措施》,成立“人工智能 制造业”创新应用中心。

但如何进一步推进AI企业深入行业内部,是园区未来要发力的方向。SISPARK观察到,园区内的许多AI企业有技术和产品,但难以找到足够的应用场景。尤其是专注于工业领域的AI企业,需要进行定制化的训练和开发才能满足工厂的需求,这无疑需要深厚的行业资源积累。

“在SISPARK每年的工作任务中,其中一项就是帮助我们的企业找到应用场景。我和同事们基于此前多年来为园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服务积累的经验和企业资源,开展供需对接,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落地场景和应用市场,解决企业人工智能技术落地难的痛点。”张峰说。

助力企业出海

如今走在苏州街头,如果留心观察,你或许可以遇到一辆特别的小货车:通体天蓝色,长方体车身,没有驾驶舱和驾驶员,车头处的LED屏上显示着“自动驾驶”。货车的任务是送快递,或者给酒店、商超送货,行驶时,能从容避开行人车辆,还能灵巧超车。

这是全球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产品研发企业——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识智能”)的无人配送物流车。这家公司自创立起就备受关注:创始人孔旗,是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元老级人物。公司于2021年落户SISPARK,不到一年时间,便创下L4行业商业化最快落地速度的纪录,今年6月发布新品,1天卖出两年的产能。

SISPARK对这家明星企业有何吸引力?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庄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SISPARK对九识智能的成功出海提供了很大助力。今年5月份,九识智能获得了新加坡陆路交通局颁发的新加坡境内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这是九识智能在海外市场开拓上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也为国内自动驾驶产品出海落地打开了全新局面。

开放是苏州工业园区的鲜明底色,随着对海外市场的了解与参与程度加深,越来越多的园区企业坚定选择“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创新和市场资源。“SISPARK密切关注企业‘出海’需求,借助园区外向型经济发达、服务体系完备的优势,依托苏州工业园区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和SISPARK新成立的跨境投资部做好双向发力,协助企业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张峰说。

在2024年,出海是中国AI产业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盈利空间,华为、阿里巴巴、讯飞等相继在海外推出AI大模型。

“国内人工智能应用太卷了。”庄立向《中国新闻周刊》感慨。实际上,早在2021年选择园区时,九识智能团队就已经将出海列入计划。孔旗和庄立在硅谷工作多年,都注意到发达国家劳动力普遍短缺,对自动化有市场需求。这也是他们选择园区的另一个考量:有中新两国的合作基因,园区开放,国际化氛围浓厚,有助于打开海外市场。

庄立介绍说,AI企业出海,通常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策略:在当地招聘海外商务拓展人员,找到对产品感兴趣的需求方,“而且必须是强有力的需求方”。然后邀请他们来中国实地考察产品,再将车辆送到当地测试,最后通过政府批准。但这个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有的车辆已经送到当地了,但没通过政府的要求,项目就卡住了。

幸运的是,在SISPARK的牵线搭桥下,九识智能邀请到新加坡当地企业发展局等部门的官员,共同参观智能物流车的运行情况,产品很快受到大家的认可,随后被推介给了新加坡多家物流公司。新加坡职总平价合作社(供应链公司)在新加坡当地有着30余年供应链和物流运营经验,在深入了解九识智能产品之后,与九识智能成功签下合作协议,开展新加坡首个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城市配送项目的落地运营。

该合作得到新加坡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随后,九识智能被邀请参与新加坡TR-68自动驾驶规范技术标准的修改工作,以及无人物流车在公开道路运行的测试方案的制定,填补了该类车型在新加坡公开道路运行的法规空白。今年5月,九识智能通过测试,拿到新加坡境内首张无人物流车牌照,产品能在指定道路行驶。

实际上,自2019年起的三年间,张峰曾在园区管委会参与跨境投资服务的工作,帮助企业在“一带一路”合作国家投资建厂、去海外设研发中心、搭建海外总部等,对企业出海的流程和需求非常熟悉。“我们发现,现在无论企业大小,哪怕是初创公司,都对‘走出去’有需求。”张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SISPARK在过去二十多年积累了许多海外资源,给包括九识智能在内的不少企业,直接“拉群”对接外资资源,促成合作。

此外,张峰也关注到,SISPARK孵化的21家上市公司,也希望利用筹集到的资金,去海外寻找并投资优质项目,进行并购。近年来,SISPARK始终在积极地为他们寻找合适的投资目标。2023年,SISPARK为此专门组建跨境投资部。

2023年4月,张峰带领着苏州工业园区的多位科技企业和合作投资机构代表,在日本东京举办了一场交流会,吸引了近50家日本企业和投资机构的代表参加。在会上,各企业进行了合作项目推介。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SISPARK推动了30多场类似的交流活动,组织近30个投资机构和企业代表团,访问荷兰、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展示了园区的产业特色和跨境服务能力。

SISPARK组织企业参加日本人工智能展。

张峰说,苏州工业园区目前拥有省一级的境外投资备案(ODI)审批权限,单个项目3亿美金以下可自行审批,为企业提供包括境外投资相关政策实施、全球渠道网络资源吸引、优质项目“对接—跟进—协调—落地”等服务在内的全方位体系。

“不同国家地区,其资本市场、工商税务、行政审批流程有所不同。”张峰提到,当前,苏州工业园区已在硅谷、波士顿、法兰克福及东京等国际创新高地设立了多个海外合作中心,SISPARK今年也牵头在韩国设立了首个国际商务合作中心——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商务合作中心(首尔),专为有国际化需求的园区科技企业量身定制跨境投资与产业协作的专业服务,助力企业跨越国界,稳健“出海”。同时,这些遍布全球的海外商务合作枢纽,作为桥梁与纽带,使园区得以紧密连接海外的尖端科技企业、精英人才及前沿技术,不仅促进了海外优质项目与高端人才的“引进来”,还成功构建了国内国际双向互动、协同发展的全新格局,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双循环无缝对接。

为帮助园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企业快速发展,SISPARK定期举办投融资专场项目路演,为企业搭建与投资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对接的平台,同时,SISPARK加速基金布局,目前已参股中科创星、嘉御资本、元禾基金等国内知名基金23只,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获取更多资金支持和合作机会。

 “下一步,SISPARK将聚焦‘价值赋能型的科技产业运营商’发展定位,不断完善深度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继续为人工智能和数字产业集群建设‘筑巢引凤’,以更大的作为助力园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张峰说。

记者 杨智杰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2024年11月18日 总第1164期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