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动态

娄葑街道:焕然一“新” 幸福升级

时间: 2025-04-07 16:34 |来源: |浏览量:|字号: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徐家浜社区党委以“红汇家浜”党建品牌建设为统领,聚焦“海棠红·幸福里”建设工作主题,探索推行“四新”联动工作模式,着力构建治理机制完善、服务管理精细、邻里关系和睦的“幸福徐家浜”。

新力量——资源整合再突破

社区大力推进“红汇家浜”社区大党委建设,与金鸡湖景区管理中心党支部、新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等20余家党组织结对共建,组建社区治理“浜浜团”,整合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聚焦居民群众休闲娱乐活动需求,社区链接爱心企业埃万特集团,为休闲广场增设石桌石凳,完善小区公共配套设施,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便利;社区携手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开展小区微改造,绘制消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宣传等主题彩绘墙,提升小区整体环境和幸福氛围;社区联合第六空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盘活场地资源,助力地铁六号线“徐家浜站”出站口路面美化工程;此外,社区还挖掘临时停车位60个,较好缓解了老旧小区改造期间居民的停车难题……

新家园——幸福家园再美化

社区实施党建引领专项行动,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重点围绕丰富完善“1510”党群服务圈,开展“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整合资源,盘活闲置空间,打造“幸福场景”集群。

社区聚焦书香苑小区居民休闲娱乐需求,听取居民意见,盘活利用闲置空间,打造集观赏、运动、休闲、游乐为一体的书香微花园;在徐家浜北二村,社区利用小区沿河场地打造全新景观游园,新建休息亭及廊架,种植观赏树木,精心打造沿河绿化带及步道,让老年居民们足不出小区,就能在恬静舒适的景观游园中休闲漫步;聚焦居民群众对老小区的怀念之情,社区深挖徐家浜一村的独有记忆,精心绘制“杂货店、卤菜店、理发店”等居民昔日熟悉的场景墙绘,带领居民重温简单而美好的过往时光。同时,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将韶山花园小区沿河200米的驳岸进行修复,开展沿岸树木清除、树根清理等解危工作,同步改造小区围墙,为小区居民建造了安全屏障……

目前,社区正在推进金湖阁小区架空层整治、徐家浜北二村花园小区建设、诚悦生活广场“一米阳光”邻里屋等“幸福场景”建设,让小区阵地真正发挥凝聚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和作用,为辖区居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新思维——为民服务再升级

聚焦辖区居民群众多元需求,社区精心实施“领慧行”为民服务项目,为“一老一小”多元群体提供精细化、专业化服务,推动“家门口”的服务更加可感、更加有效。

针对“一老”群体,社区链接非盈利社会组织“福寿康”、苏州市营养协会等多家专业服务机构,为辖区高龄老人提供全方位居家康复福利和长期照护服务,累计覆盖服务居民家庭90余户、130余人,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生、健康护理、健康咨询等服务1000余次。

同时,社区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强化社企联动、校社共建,拓宽红色朋友圈,连续五年举办“红浜成长营”活动,采取课堂授课和户外拓展相结合的形式,提升辖区青少年文明素养,“以小带大”赋能社区治理。

新智慧——治理水平再提升

社区积极构建“3+N”议事格局,即“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网络,以及不同领域群体的多元化议事机制,推动社区治理各类问题有效解决,治理效率大大提升。

聚焦北徐家浜巷道路狭窄、车辆增多、违章停车等问题,社区启动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整合华葑市政、综合执法大队、环卫站、沿街商铺等资源,组建“街商共管行动支部”,建立“一事一结”和民主协商机制,全面推动街巷环境优化升级。完成改造的北徐家浜巷,道路向外拓宽60厘米,实现机动车双向分流;同时,为巩固整治成果,社区党委建立“社区+交警+城管”联勤联动长效管理机制,携手23家商户组建背街小巷“信用商圈”,规范门前三包治理,推动形成了“社区党委牵头、党员群众参与、街巷门店自治”的工作局面。

下一步,徐家浜社区党委将不断深化“红汇家浜”党建品牌建设,探索和实践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新方法、新举措,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方法,用心讲好“海棠红·幸福里”建设的“徐家浜故事”。

编辑 娄小轩

2025年4月7日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