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文明市集上,穿梭于人群中的“红马甲”志愿者正用方言为银发老人剖析最新诈骗套路,不远处“绿马甲”青年志愿者通过水质检测实验向孩子们生动展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这些温暖画面,正是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组圈日常服务的生动写照。
今年,唯亭街道深耕“社志融合”模式,通过所站联动,全面整合辖区优质资源,吸纳青年、新市民等多元力量,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组圈,将志愿服务从“单点突破”升级为“生态圈”共建,以“多元参与+精准服务”让文明实践融入居民生活点滴。
行业共融 构建便民“服务圈”
“阿姨,你这个血压测下来正常的,不要担心”在浦田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来自唯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志愿者正在帮居民看诊。作为志愿组圈里的重要的行业志愿服务力量,浦田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旨在通过协调各类医疗资源,以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一直以来,唯亭街道聚焦居民需求,持续推动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优质资源下沉基层,通过行业共融凝聚起文明实践的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已结对共建单位14家,开展服务项目21个。今年3月,街道联合辖区学校、社区、社会组织共同发起了“‘唯’光筑梦育路同行”家校社共建项目,聚焦6-12岁青少年家庭教育痛点,以“精准需求调研+多维课程供给”模式,构建覆盖全域的家庭教育支持网络;同时,聚焦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凝聚苏州市锡剧团、北部市民中心等行业力量推出评弹戏曲、公益电影、文艺演出、文体活动、非遗体验五大类文化“菜单”,今年已累计开展活动53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尽“文化大餐”。
特色队伍 激活基层“治理圈”
亭苑社区辖区人口存在年龄结构偏大、流动性强等特点,此前也发生过多起老年人被骗钱财的事件,如何提升居民反诈防非安全意识和技能成了摆在社区面前的一道治理难题。
社区以难题引路,组织成立了夕阳护盾志愿队。这支由社区网格员、热心居民、社区律师和党建联盟单位组成的志愿队伍,重点聚焦老年人群体开展反诈防非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帮助老年人识别诈骗手段,提高防骗能力,还积极配合阳澄湖半岛派出所,每周参与社区固定夜间联巡,为小区安全保驾护航。“后期,我们还将吸纳具有金融、法律、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专业知识储备的社区能人,组建专业志愿队伍,开展社区课堂,为居民群众带来更多样、更贴心的志愿服务。”亭苑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亭苑社区夕阳护盾志愿队是唯亭街道以志愿服务力量助力社区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街道牢牢抓住“社志融合”这把关键钥匙,重点打造新风唯亭志愿队、书香唯亭志愿队、绿色阳澄先锋队、夕阳护盾志愿队、唯爱新蜂志愿队和“唯”有微光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6支志愿队伍,聚焦社区治理中环境保护、矛盾调解等“关键小事”,发挥各自所长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具温度、更可持续的“志愿动能”。
志愿服务 涵养浓厚“文明圈”
在施家浜社区,提起志愿者蒋桂根,大家不约而同都会将他和唯亭山歌联系到一起。作为新风唯亭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成员和唯亭山歌的传承者,蒋桂根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唯亭山歌的形式,更好地引导居民移风易俗。在他的努力下,一句句经他手创作的歌词变成了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唯亭山歌,唱出了新风唯亭的美好现状,也悄然改变了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
近年来,唯亭街道纵深推进志愿者体系建设,涌现出了张倩倩、王君、金永林、蒋桂根等一批优秀志愿者,打造了“唯”有微光矛盾调解等一批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街道共有注册志愿者40168人,志愿服务队273支,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10个,涉及扶贫助困、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平安稳定等多个领域。随着志愿者人数的持续扩充到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志愿者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
未来,唯亭街道将以“志愿+”模式,进一步拓宽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推动热心志愿者回归社区、立足小区、反哺社区,打造人人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编辑 夷亭轩
2025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