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
苏州工业园区司法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时间: 2025-03-31 17:47:39 |来源: |浏览量:|字号:
2025-03-31 17:47:39


2024年以来,园区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抓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契机,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思想引领,把牢法治建设正确方向。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建立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组织开展园区法治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着力提升基层法治能力专题培训班”。是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书记领学等方式向全体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营造学习教育浓厚氛围。

紧扣中心任务,构建高能级法律服务生态。深入推进涉外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建设,高质量运营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一是提升涉外服务能级目前,中心已入驻法律服务机构50余家,以中心为核心承载和辐射驱动,全链条赋能涉外法律服务截至目前,中心已受理涉及53 个国家和地区的诉讼、调解、公证等案事件2000余件。二是深化涉外交流合作实现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在新加坡海外服务窗口实体化运行,多次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揭牌国际商事调解人才培训基地三是创新构筑品牌矩阵。将涉外法律服务与“理想”系列品牌紧密结合。联合低空、ESG、跨境电商等产业园举办“理想月月谈”等交流活动,2024年举办交流活动近40场,3000余人参与。“理想护航灯”项目辐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ESG企业。持续深化园区“涉外法服伙伴行动”,挂牌成立“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涉外法律服务站”“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涉外法律服务站”。

加强统筹协调,夯实法治园区建设根基一是落实基层法治重点工作重点实施30个“关爱民生法治行”法治惠民项目,综合评选12个“法治为民办实事”典型项目,发挥典型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法律明白人”和调解员等基层法治队伍成员组建法治观察队伍,全区街道共设基层法治观察点10个,配备法治观察员25名。二是提高立法制规和依法决策水平为《苏州市城市更新条例》等立法草案反馈意见建议。跟踪指导制定规范性文件,反馈书面合法性审查意见。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和清理工作要求。推动3个项目纳入园区管委会重大行政决策,协助承办单位履行法定程序。组织评估园区“十四五”规划编制项目实施效果。把关土地征收程序、政府合同等法律事务的合法性。扎实开展基层行政行为合法性提升专项行动,实现各街道法制审核机构、审核人员、审核范围和审核机制全覆盖,支持司法所完成各项法律事务的审核。三是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牵头梳理“综合查一次”场景清单,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执法检查聚焦行政复议全生命周期,着力规范行政复议工作各项环节。组织召开园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与行政审判府院联席会议,联合吴中区法院等单位,成立行政争议调处中心,推动问题前端处置、风险超前化解。

(三)把牢价值取向,扎实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一是织密法律援助网络。新建10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12348热线接听量近1.3人次。二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园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纠纷近2.4,启动“向阳赋能”社矫安帮社工服务项目。三是提升普法宣传质效。开展普法讲座140余场、送法进企业活动40余场。全区建成省级法治文化特色园1个,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6个,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33个。

二、存在的问题

统筹推进法治建设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涉外法律服务资源集聚度及能级还不够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高位系统布局,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进一步发挥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的职能作用,推动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涉外法律服务集聚示范区建设。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涉外法律服务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推动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法律服务业规模化、产业化升级,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优化行政复议办案程序,发挥行政复议化解矛盾主渠道作用,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健全合法性审查制度机制,优化规范性文件全流程管理。指导司法所开展法制审核工作,加强共性问题研究解决。继续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创新“综合查一次”现场检查模式,提升执法监督质效。

)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创新惠企利民工作举措。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自查,有序组织法律援助站点回头看。加快推进园区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完善普法协调联动机制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全面做好八五普法收官工作。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