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管委会首页
繁體 |English |日语 |无障碍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动态回顾 > 2019年度 > 二月

脱下法袍穿上“红马甲” 在苏干警走进社区支援基层抗疫

时间:2020-02-13 15:58|来源:园区人民法院|浏览量:|字号:

  “随时随地上岗参加防疫工作!”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干警积极响应苏州工业园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干部下沉社区一线防控疫情工作的号召,从“审执一线”转向“抗疫一线”,他们脱下法袍,穿上“红马甲”,走进社区成为基层战“疫”的一员。自2月5日以来,园区法院已组织干警进社区162人384人次,服务社区6个,值守小区门岗21个,排查住户1万余人。

  绵薄之力的感动
  逐户排查登记、逐人电话摸排、门卫站岗测温、发放防疫物资、普及防疫知识、张贴居家隔离封条……社区工作繁、杂、细,人口多、人手少、任务重。而一个口罩、一双手套、一本登记台账、一把体温枪就是园区法院干警的全部配置。
  这么多工作中,最耗体力的当属“扫楼”。从顶楼出发,一层一层爬楼梯下去,挨家挨户排查登记,扯着嗓子高声隔门喊话,一天下来,腰酸腿疼,口干舌燥。“这么多楼扫完,微信步数谁有我多。”干警笑着调侃。
  辛勤的付出群众是看得到的。一天,法警大队大队长李建华按照工作要求上门张贴居家隔离温馨提示,考虑到业主刚从外地返苏,为了不打扰他们,便在门外轻轻地张贴。但细心的业主觉察到了,隔着门说:“是来贴提示的吧,辛苦你们了,谢谢了!”正是这一声小小的感谢,给了干警们无穷的力量和决心。
  早8晚8,一天12小时工作制,双休日也不例外,有的干警连排2天班,站岗时冻得双手双耳通红,仍然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有的干警家中还有孩子需要照顾,但依然克服困难,坚持参加战“疫”一线。朱润荣师傅五十多岁了,他在给各个社区的干警们送饭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为了免去重新调配人员的麻烦,他坚持仍由自己完成任务,带伤上阵,保证下沉一线的干警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改不了的职业习惯
  工作虽累,但查得要细,这早已成为园区法院干警深入骨髓的职业习惯。把排查工作当成平时办案,从“扫楼”排查到电话摸排,从落实到“户”到细化到“人”,确保排查工作不漏一栋一户一人。一周以来,已累计通过上门走访、电话摸排住户1万余人。
  “同志,我们刚到家,可是没水了!”扫楼过程中,立案庭副庭长江福禄遇到了向他求助的仍在隔离期的居民。细心的他马上意识到,可能是水卡掉磁了。于是他立刻帮助居民去水务公司换了磁卡,还交足了水电费。“我们是志愿者,更是服务站,确保服务到家,要急居民所急!”江福禄说。
  防疫工作严格落实逢车必检、逢人必查、加强入户排查等举措,确保各项防控任务做实做细做到位,不漏死角。对于进出小区的车辆除了给乘坐人员测量体温外,还对车辆后备箱进行全面检查,杜绝每一个可能的隐患;对于从湖北、温州返苏人员进行重点排查登记,并建立个人档案,每隔一段时间致电回访身体状况。
  “我能咨询一个法律问题吗?”听说志愿者是法院的,一名保安喜笑颜开,正在做志愿者的刘虎法官热情地回答了保安的疑惑,并现场做了释法工作,源头化解了纠纷。做实做细防疫工作的同时,干警们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只要群众有需要,第一时间做回应!
  上下同心的力量
  2月8日,43名干警共同在岗位上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元宵节。这天,热腾腾的汤圆用塑料盒装着送到驻守一线的干警手中。党组书记、院长沈燕虹这天也跟大家一起坚守岗位,在滨湖社区的会议室里和大家一起吃着汤圆。
  匆忙吃完后,干警们继续坚守岗位,严格管控进出人员及车辆,逐户做好排查登记,直至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眼前是寒风冷雨,背后是万家灯火,基层战“疫”一线,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同舟共济的力量。
  近日,随着返岗复工的开始,进出小区的居民逐渐增多,加之连日来风雨交加,气温下降到零度左右,这无疑给社区防疫工作加重了负担。“大家喝口姜茶暖暖身子。”园区法院副院长陈建峰为奋战一线的干警们送来“暖心姜茶”。
  “医护人员逆行而上,我们坚守后方阵地,不添乱、也不让别人添乱,就是对前方最好的支援。面对疫情,你我同行,共筑安全屏护障!”园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沈燕虹表示。

分享到: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